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由于病毒主要侵犯部位是脊髓前角的运动细胞,因此又称为脊髓前角灰质炎,是一种下运动神经元疾病。多发病在6月至3岁的小孩。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大规模流行感染,如今大规模接种疫苗已使该病得到有效的控制,所以现在社会存在的大部分小儿麻痹症患者都是大龄人。
小儿麻痹症患者主要表现是肌肉的弛缓性瘫痪而皮肤感觉良好。由于小儿麻痹后遗症是一种永久性的残疾,因此儿麻后遗症的治疗绝大多数不会是一次性的,需要定期复查,根据新的需求给予性的康复治疗方法。有的人在小儿麻痹发病10年后出现了儿麻后期综合征。后期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疲劳、进一步的肌肉无力、肌肉和关节疼痛。应尽早防形和矫正各种肢体畸形。
由于矫形器近十几年才在中国慢慢发展起来,加之五六十年代医疗条件有限,很多小儿麻痹着患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康复治疗,造成后来各种肢体畸形。因为患侧肌肉废用性萎缩,下肢血运不良,缺乏站立、步行中对骨骼生物力学性刺激,严重的影响了下肢骨骼的发育,因此使患侧肢体变细、变短和骨密度减低,造成儿麻患者下肢不等长。站立中,下肢缩短会引起骨盆倾斜,脊柱侧凸,继发腰肌劳损。步行中,下肢缩短会引起代偿性的躯干侧倾,跛行,甚至健肢屈髋屈膝步行,典型的就是健侧手扶膝盖屈髋屈膝走路,身体无法直立。
王伟(化名)先生不幸就是儿麻患者中的一员,他找到秦泗河教授就诊时,手扶膝盖走路,本身个不是特别高的他因此显得更加矮小。经过检查,发现王伟患侧下肢发育不良,肌肉萎缩,膝关节有一定的屈曲挛缩,但被动活动可以达到100度,膝关节中度外翻,手法不可矫正,足部跟骨外翻,舟骨突出严重,手法矫正可达一半。患侧测量尺寸比健侧短4厘米。这种情况,我们给王伟适配了患侧动膝动踝矫形器,起牵拉屈曲的膝关节及防止膝外翻进一步加重的作用,同时控制跟骨尽可能在正确对线范围内,足底加增高垫来弥补患侧的高度差,以尽可能达到两侧肢体的平衡。
王伟在装完矫形器后,患侧鞋底补高1.5厘米,两侧肢体几乎水平。现在王伟突然能甩掉膝盖直起身板走路不是很习惯,所以会随身携带手杖用于支撑。现在的王伟看起来就像变了个人一样,整个人都精神了,现在出门在外也方便多了,人群中异样的眼光也少了。